今年的各种农产品出现了滞销,让很多的农民感到无奈,市场价格他们无法把控,只是希望能将损失降到了最低。在4月份的时候,一些水产品上市以后,也迎来了艰难的时期,受到新冠的影响,水产品的市场行情一下跌到了谷底,在网上经常就可以看到滞销、降价、下架的各类信息,给养殖户和经销商造成了沉重的打击。
随着时间的进展,国内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,各个地区的经济已经开始慢慢复苏,农业和水产养殖业受到了影响也越来越小,一些餐饮行业的生意也开始恢复,带动了消费,水产品的市场也渐渐回暖,这也让养殖户看到了希望。
虽然市场回暖,但是作为高端海鲜产品的大闸蟹,今年上市以后却还是遇到了滞销的问题。在今年8月初的时候,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养殖户,将饲养长大的大闸蟹捕捞上市,虽然上市时间避开了阳澄湖大闸蟹,但从一些市场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,销售行情并不太好。价格比往年要低很多,而且提早上市,却并没有勾起消费者的购买热情,只有一些餐饮行业的收购者购买。
大闸蟹是海鲜品种的经典产品,每年到了秋天的季节,正是吃大闸蟹的最佳时间,它的营养价值高,口感很鲜美,深受消费者的喜爱,被人们称为“天下第一美味”。前几年的时候,在市场上卖出了高价,而且很畅销,根本就没有听过大闸蟹滞销的信息。
从去年开始,大闸蟹的价格就开始回落,到了上市的高峰期,在市场上卖到了40元一斤的价格,也没有多少人购买,看来大闸蟹的风光不在,消费者对它并不是很感兴趣。
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,有很多的农民依靠地理资源,发展大闸蟹养殖项目,在当地赚钱养家糊口。据塘口的养殖户介绍,前几年的时候,承包水域养殖大闸蟹,一年也有10多万元的收入,经济效益不错,自从前年开始,由于市场需求慢慢萎缩,很难赚到钱,一些养殖户也开始缩小养殖规模,甚至有的养殖户放弃养殖,外出打工赚钱。
“今年当地大约有600万斤大闸蟹捕捞上市,有一部分批发到市场以后,销售情况并不好,一些商家也开始降价,塘口的收购价也被压得很低,刚上市就卖不动,不知道后面捕捞的怎么办”,当地的一个养殖户说道,看到捕捞上来的大闸蟹卖不出去,心都凉了。
6~7月份的时候,湖北、安徽等地连续下了暴雨,造成养殖区域的水漫长,为了避免损失,一些养殖户也投入了成本加固,避免损失。长时间下大雨,造成水质恶化,塘口都有很多的螃蟹死亡,养殖户不得不用船,将这些死掉的螃蟹拉出去倒掉。
如今,大闸蟹可以捕捞了,原本指望提前上市能卖出高价,但是并没有如愿,价格低不说,还卖不掉,给养殖户造成了双重打击。对于600万斤大闸蟹捕捞上市,曾卖出天价,如今卖不掉,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?